近日,《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建议》正式印发。这是新世纪以来第22个、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湖北省委一号文件,对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湖北“三农”工作进行系统部署,绘制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蓝图。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强化科学技术和改革双轮驱动,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三农”篇章。
湖北是农业大省、华中粮仓,“三农”问题是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2004年至今,湖北已连续22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省委一号文件。
2024年,湖北上下始终牢记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有效应对罕见雨雪冰冻、多雨洪涝、农产品价格下行等多重挑战,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达到557亿斤,连续12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
2025年是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支点建设开新局的一年。“三农”工作是推动支点建设的基础,基础越厚实,支点越稳固。省委一号文件持续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一主题,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统筹衔接底线任务和重点任务、发展任务和改革任务,对今年“三农”工作做全面部署。
文件全文共6个部分,围绕“两个持续、四个着力”进行总体工作布局,共明确了30项具体措施,内容涵盖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农民增收、农村改革等多个方面。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建设更高水平荆楚粮仓。湖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解读时指出,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头等大事、必守底线,任何一个时间里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松懈。
文件要求,全力以赴抓好粮油生产,增强“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推进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全方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优质特色水果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挖掘培育“森林粮库”。严格耕地总量管控,持续完善占补平衡机制。
同时,强化农业科学技术和装备支撑,推进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国有农场等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致贫,是“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文件要求,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研究完善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健全帮扶资产长效管理机制。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208.4万人以上。分类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加强消费帮扶平台企业和产品管理。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体评估。支持各地盘活低效闲置资产,提高资产配置效率与使用效益。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着力推进乡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文件明确,要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持续做强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全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加快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打造农产品加工万亿级产业。加快补齐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设施短板,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进江汉大米、潜江龙虾、楚天好茶、随州香菇等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提质增效。建设运营好湖北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等平台。
同时,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推动百强县进位、千亿县扩容。培育壮大根植性主导产业,各县市因地制宜重点发展1—2个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壮大40个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持续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平台载体建设。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重点培育一批营收过百亿元、行业领军和专精特新企业。推进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建设。着力建设小龙虾、生猪、禽蛋、香菇等农业产业供应链。培育生态康养、休闲民宿、户外运动、直播电商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在民生实事方面,文件明确,将实施农村公路提升工程1万公里,提档升级1万个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网点,加强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省委一号文件对一些事项明文禁止,如“不得要求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不得通过下指标、定任务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等,以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湖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下一步,湖北将聚力建成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示范区、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引领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区,把握好守住底线与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着力构建乡村富民产业、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动力、组织保障等体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进取的状态,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朝着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目标扎实迈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鄂)字5号鄂新网备1005-000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090118鄂ICP备13008093号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湖北知音传媒股份公司院内 网站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