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6日期间,以“粮稳社稷,种强根基,乡村振兴,农科添翼”为口号,“学农爱农,强农兴农”为指引,农学院“服务基层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服务博士团踏上了实践之旅。
2024年,炎炎夏日,我有幸作为湖南农业大学暑期博士团的一员,踏上了前往湖南保靖县、花垣县及怀化市等地的博士团下乡之旅。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学术实践,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深刻内涵与无限价值。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我们与土地、农民、作物紧密相连,用所学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到保靖县,映入眼帘的是连绵不绝的翠绿稻田和错落有致的农舍,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稻香的混合气息,让人瞬间忘却了都市的喧嚣与浮躁。我们一行人在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下,迅速投入到了紧张而充实的工作中。在出发前,我已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对当地的水稻种植情况有了一定了解,但真正站在田间地头,面对实际问题时,才深刻感受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每一株稻苗的生长状况、每一片土壤的肥力状况,都要求我们细致观察、科学分析,才能给出最合适的指导建议。
在保靖县,我们主要是针对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走访农户、实地察看,我们得知当地水稻种植中存在的主体问题包括病虫害频发、施肥不科学以及灌溉管理不当等。针对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博士团成员各展所长,利用自己的专业相关知识提出了解决方案。我主要负责病虫害防治部分,通过向农户介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以及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的重要性,帮助农户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水稻品质,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在花垣县,我们的工作重心转向了玉米培养种植。这里的天气特征情况与保靖略有不同,玉米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有所差异。我们深入田间,仔仔细细地观察玉米的生长状况,发现部分地块存在土壤贫瘠、病虫害严重等问题。针对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合理轮作等建议,并现场演示了怎么来识别并防治玉米常见的病虫害。同时,我们还向农户介绍了玉米新品种的种植技术,鼓励他们尝试种植高产、抗病、优质的玉米品种,以提高经济效益。
抵达怀化市新晃县后,我们的目标转向了烟草种植。作为全国知名的烟草产区之一,怀化市的烟草种植历史悠远长久,技术相对成熟。但即便如此,我们仍就发现了不少可以改进的空间。在与当地烟草公司的合作下,我们对烟草种植基地进行了全面调研,着重关注了烟草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环节。我们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对烟草病虫害进行了精准识别与防控;同时,还引入了智能化灌溉系统和精准施肥技术,以提高烟草的产量和品质。此外,我们还就烟草种植过程中的环保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倡导绿色种植理念,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在整个下乡活动过程中,最让我触动的是与农户们的交流。他们朴实无华的笑容背后,是对土地深深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当我们提出新的种植技术或解决方案时,他们总是满怀期待地倾听、认真地记录、积极地尝试。他们的信任与支持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我认识到,作为农业科研工作者的我们,不仅要追求学术上的突破和创新,更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回顾这次暑期博士团下乡活动,我收获颇丰。我不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解决了实际问题;还深刻体会到了农业科研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以及农民们的勤劳与智慧。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农业科研事业的决心和信心。我相信只要我们心怀责任、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就一定能为乡村振兴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展望未来,我希望可以继续参与更多类似的实践活动将自己的所学所得回馈给社会;同时也希望可以与更多的同行交流学习一同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肯定能够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总之这次暑期博士团下乡活动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深刻内涵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和信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七月的湖南,夏日炎炎,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一支充满了许多活力和热情的博士团队满腔热血地踏上了助力乡村农业振兴的考察调研之旅。有幸作为本次博士团的学生队长,我感受到了肩上沉重的责任,这不仅是一次锻炼领导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宝贵机会,更是对自己能力的全面考验。
在本次考察调研之旅中,我们一行人深入走访了湖南省怀化市的新晃县和湘西自治州的花垣县、保靖县,这一些地方从不同角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新晃县,我见证了当地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新晃县作为湖南省怀化市下辖的一个县,蒸蒸日上的农业产业与高效高产的特色黄精、黄牛体现了地方政府对乡村农业产业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
在花垣县,我见识了当地农业的转型升级。当地农户通过引进现代化农业技术,学习新型种植方式,使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显著提升;同时,高品质农作物与当地特色苗医药的相结合,也让花垣县成为吸引外地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当地农户带来了额外的收入,提升了农户对农业转型的积极态度与热情参与。
在保靖县,我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保靖紫砂陶”“保靖黄金茶”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展示。利用传统手工艺,结合现代化新技术,保靖县人民的智慧,让我深切感受到文化不仅是民族的根和魂,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本次调研中博士团成员与县委、县政府及当地村民进行了多次交流,了解到他们最迫切的需求是如何加强农业生产条件和如何结合本地特色增加经济收入。为此,博士团的老师们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相关知识,结合当地的真实的情况,为村民们举办了多场农业知识讲座,如现代农业的新型种植技术、农作物培育与接种的新方式,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实地帮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疑难杂症。
通过本次调研之旅,我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与实践价值。各地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结合自己实际,挖掘内生动力,正逐步走上致富发展之路。半山腰的新建民居、田野间的忙碌身影,无不向世人讲述着怀化和湘西人民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我坚信,随着和我一样的人加入到支持乡村振兴的行列中来,会为祖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带去更多发展新力量与发展新希望。
在“三下乡”过程中,我们深入农村、走进基层,目睹了农民们的生活状况和实际的需求。这种亲身体验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我们不仅要追求学术上的成就,更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然而,“三下乡”实践活动让我有机会将所学知识与真实的情况相结合,实际做到了“知行合一”。
微风拂稻田,小小鸡枞菌就着光和水生长,山顶上连片的烤烟与牧草,翠绿的黄精苗在土壤中茁壮根茎。这些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凝结着当地基层干部的期待与付出,是乡村振兴的载体。回忆起整个下乡途中各个地方的基层干部,他们的发言、神情,我心中感叹,真的有人,有许许多多的人将自己的青春年华投身于山地、乡村中,过去是为了脱贫攻坚,现在为了乡村振兴。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深入农业一线,切身感受农时农事,和基层前辈们在探讨中擦出解题的火花,在田间摸索中巩固知识的来源。方知乡村振兴,颇为不易,既要政府的投入,也要民众的支持;既要专业的人才,也要熟练的农户。读万卷书真不如行万里路,湘西一行,收获的不止是见识,更是督促我助力乡村振兴的伟大精神财富。
通过这次博士团的湘西之行,我不仅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中,也在实践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感悟。这次活动不仅促进了我的个人成长,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将来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决心。未来,我期待有更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到“三下乡”这样的社会实践中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进一步探索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深刻地认识到了乡村和城市的差异,感受到了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文化和氛围。通过这次体验,我对乡村的美景、风土人情、生活小习惯等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这让我更加关注乡村的发展和民生改善。在与村民们的交流中,我深感乡村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他们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让我为之动容。
作为湖南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我更加坚定了强农报国的理想信念。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我对怀化市、湘西州农业产业的了解,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高校科研团队为乡村发展服务的担当与使命。我相信,只有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为我国的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博士团“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学习的旅程,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播种下了对农业的梦想与希望。我梦想着有一天,农业可成为更高效、绿色、可持续的产业;我希望着每一位农民都能过上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为实现这些梦想与希望,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勇于实践、不停地改进革新,为乡村的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
“学农爱农,强农兴农”将成为我未来人生道路上的信念与追求。我将以此为动力,不断前行在农业的广阔天地中,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4的暑期,我有幸作为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士团的一员,在十二教隆平楼踏上了这段实践的征途。“粮稳社稷,种强根基,乡村振兴,农科添翼。农学院博士团,出发!”我们怀揣着对土地的向往、对乡村振兴付诸行动的激情远离城市的喧嚣,车子走在路上,踏上了宁静的乡村土地。扑面而来的是乡村田野,连绵不断的高山夹杂着鸡鸭鹅身影的人间烟火气,周遭一番我对“三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路走来有这么多优秀的师兄师姐,有这么多厉害的教授导师,还有这么多甘于奉献的前辈作为我的榜样,我真正体会到强农兴农绝对不单单是一句口号,而更应该是每一位农学学子身体力行去实现去改变的。“粮稳社稷,种强根基,乡村振兴,农科添翼。”正如此次博士团所讲,乡村振兴农科添翼绝对不单单是一个为了说才说的口号,更应该是每一位农学学子的信念与坚守,更应该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灯塔,照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