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杏彩体育总代理是谁啊 发布时间:2025-02-07 13:43:26 新闻中心
云和雪梨、甘孜州牦牛肉、现烤羊肉串、可负载农产品的机器狗……11月22日—26日,在杭州举行的2024浙江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浙江农博会”)上,名优“土特产”荟萃,乡村美食飘香,“三农”领域新科技新产品汇聚。
本届浙江农博会以“全力发展土特产,共享品质新生活”为主题,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浙江样板,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农业农村发展成果展示、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贸易洽谈、土特产专题推介和优质农产品推选等活动。据介绍,此次农博会设置成就展区、省级单位展区、市级展区、山区海岛县展区等10个展区,线万种,其中线万种,线万种,均为历届最多。
浙江农博会首日,场馆内人头攒动,大批消费者前来选购。当日下午,杭州市民郑先生采买了一购物车的“土特产”,他说:“我觉得今年的农博会规模比较大,产品比较全,品质也比较高。我买了香肠、老姜和库尔勒香梨,品质都很不错。”据了解,本届农博会涵盖浙江省11个设区市的优质农产品。建德鸡蛋、象山红美人、乐清铁皮石斛等“山珍海货土味”精品汇聚,群众可“一站式”选购。“大半天下来已卖出100多只。”湖州市非遗“土特产”鲜岗盐水鸡展位的工作人员透露。
产自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的云和雪梨素有“中华名果”的美誉。云和县委副书记、县长周鸿飞表示,近年来,云和紧紧抓住浙江省“土特产”新质发展浪潮,与浙江大学合作设立雪梨产业联合研究中心,开展雪梨啤酒、气泡饮、药用膳食等精深加工产品研制,将一颗鲜果慢慢地发展成为一条强县富民的雪梨全产业链。包山梨花节、云和雪梨开采节、梨王争霸赛等丰富多彩的雪梨文化活动,更是将品牌影响力传播到浙江全省乃至全国,吸引着八方来客。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唐冬寿表示,云和雪梨是浙江省乡村“土特产”的一颗耀眼明珠,要持续发展好“云和雪梨”区域公用品牌,把云和雪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使云和梨农变身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让云和梨乡成为一业兴百业旺,村村富裕、家家安康的典范。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巴芳表示,做好“土特产”文章,是农业农村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休闲观光农业行业协会着重关注、持续服务的重要领域,协会将以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和建设为抓手,助力云和雪梨产业提质升级,将以云和雪梨为代表的乡村“土特产”打造成为该省农业高水平发展的示范样板。
“这款杨梅酒口感轻盈,酒味淡,喝起来类似软饮料,很好入口。”在杨梅酒展区,蒸馏、浸泡、发酵等不同工艺生产的杨梅酒布满展台。
杨梅是浙江最具特色的水果之一,杨梅酒作为浙江特色果酒品类,深受当地人喜爱。目前,浙江省杨梅加工企业共56家,年鲜果加工量近10万吨。“杨梅酒不仅能有效解决杨梅鲜果储存和销售难题,为梅农销梅‘兜底’,还能通过加工、酿造、包装等环节,有效提升杨梅的附加值,助力‘小农户’衔接‘大市场’。”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政府的重视,让我们也更有底气。”文成县珍谷酒业有限公司质检科负责人宋源秋表示,公司为进一步推广本地杨梅,拓展特色酒板块,主要生产杨梅浸泡酒、发酵酒。今年,公司已消纳杨梅鲜果约1000吨,生产杨梅酒约300吨。产品还远销欧洲,深受华侨、外国友人喜爱。
除了传统的杨梅酒,展会现场,一款与洋酒接轨的杨梅白兰地受到不少消费者的关注。浙江扬百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成威毅介绍:“这款杨梅白兰地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使用杨梅木桶,封存窖藏6年,平均一瓶白兰地使用40—50斤杨梅鲜果,因为果香浓郁,目前有不少经销商前来洽谈。”
甘甜诱人的杨梅利口酒、果香醇厚的杨梅白兰地、清爽酸甜的杨梅啤酒、气泡细腻的杨梅香槟……每一款酒都展现了杨梅的独特风味,满足多种消费者的需求。据悉,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会同浙江省科技厅将杨梅酒加工技术探讨研究列入2025年“领雁”科技计划,已在创制《杨梅露酒(浸泡酒)》生产标准,推动杨梅酒以更加标准化、安全可靠的姿态走向市场。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杨梅酒产业已经站在新赛道的“风口期”。下一步,浙江将进一步塑造杨梅酒产业在特色酒品市场中的优势地位,不断的提高杨梅酒产品质量,增强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推动杨梅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到2027年,杨梅酒产量、产值较2023年均翻一番,分别达到2.5万吨、18亿元,打造2—3个具有国内外较大影响力的杨梅酒品牌。
在展示展销浙江省农特产品的同时,浙江省7个对口地区及江苏省、安徽省、海南省开展展示展销活动。“阿克苏红枣特别好,果肉扎实、甜,和我们这边产的不一样,我一下子买了两包。”前来选购的市民陶女士说。“我们今天已经卖出了1000多串现烤羊肉串。”阿克苏展区西域牧业展位的工作人员蒲女士说。
阿克苏地委农办主任、地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何宗霖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此次推介会,逐步提升阿克苏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也热忱邀请广大客商前来阿克苏投资兴业、观光考察、交流合作,共同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
来自张掖市的“山丹羊肉”“河西肉牛”“临泽小枣”“甘州娃娃菜”“民乐紫皮大蒜”等优质农产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张掖一直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保障‘金张掖农优品’品质,坚持把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支撑,聚焦绿色有机地标产品认证,以‘甘味’品牌为核心,着力构建‘1+4+N’品牌体系。欢迎广大客商前来投资合作,创业发展,共同促进张掖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张掖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目前,全市认证“三品一标”产品达243个,入选“甘味”企业商标品牌目录64个,创建“山丹羊肉”“河西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6个,临泽小枣、张掖肉牛等13个农产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023年,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销售额约74.5亿元,纳入“甘味”目录的各类企业农产品销售额约36.04亿元。
7个对口地区展馆中,四川省组织了东西部协作的12个市州51家“天府乡村”公益品牌供应商参展,集齐了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菜、川酒、川竹、川果、川药、川牛羊等210余个品类。
走进四川馆,来自雪域高原的甘孜州牦牛肉、藏雪菊,阿坝州的牦牛奶粉、青稞脆饼,南江的黄羊、通江银耳、苍溪红心猕猴桃等产品深受广大市民群众喜爱。“四川的红心猕猴桃味道清甜,品质很不错。川味香肠和我们平常吃的调味不一样,可以换换口味。”前来选购的杭州市民王女士说。
参展此次农博会为四川省农特产品带起了销量,开拓了市场。“我们来自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今天的柠檬香橙已经卖出了四万多元。”马边策马扬鞭商贸有限公司驻绍兴市场部总经理王瑞明说:“江浙沪市场在我们销售中占比差不多一半,我们年年都会参加浙江农博会。”四川中义橄榄油展位的工作人员说。
四川馆通过产品试吃、线上促销、直播推广等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四川脱贫地区优质农产品销售经营渠道。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此次推介会以及展示展销活动既是浙川东西部产业协作丰硕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四川优质生态农产品资源走出大山的一次良机。
除产品丰富、采购便利外,本届农博会还充满趣味性和科技感。在“科技兴农”“机械强农”展区,可负载农产品的机器狗、巡检采摘机器人等“黑科技”以及各类新品种、新技术引人关注。“个人会使用组培技术,让铁皮石斛枝叶可以在这个小瓶中生长,生长后仍具有食用价值。”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在该展区介绍了其科研成果。在3D展馆搭建的露营场景中,观展者可惬意地栖息在房车前,享受咖啡车、小吃车等乡村旅游业态的服务。低空经济场景中,展出的载人无人机能轻松实现农场空中观光,让人展望未来乡村发展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