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杏彩体育总代理是谁啊 发布时间:2025-03-03 12:45:01 企业公告
田志伟,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金圣、苏檬檬,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田志伟、金圣、苏檬檬,2025:《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收入再分配政策效应视角》,《经济研究》第1期。
党的二十大将“完善分配制度”作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提出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成为中国改善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政策选择。再分配政策对于调节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至关重要,因此,不同政策工具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一直是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现有文献对政策工具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研究方法最重要的包含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数值模拟法和制度模拟模型,通过比较一项政策实施前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状况的变化来研究政策工具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囿于对数据质量发展要求较高或建模复杂等原因,使用上述方法研究部分现行政策或未来可能出台政策的成本往往很高、难度很大且耗时较长。本文试图完善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判断规则,给出一套更简单高效的方法来判断一项政策工具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方向,降低政策工具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对数据质量的要求,还可以在微观数据缺失的情况下给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本文基于基尼系数的测算公式,构建了一个可以研究不同政策对收入分配状况影响的政策模拟模型,并使用该模型推导出五个定理。基于这五个定理,可以构建出一套判断政策工具对收入分配影响的方法体系。基于这套方法体系的研究发现,在收入分配领域存在几个关键的中性点,这些中性点的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理解政策工具改变收入不平等的原因,为加强完善政策提供有益参考。本文提出的定理和判定方法体系还表明,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是改善收入分配差距最为有效的政策选择之一。
相较于现有文献,本文主要有四个贡献:第一,给出了一套快速、高效且低成本的判定政策工具收入再分配效应的方法体系,有助于政策制定者与研究者理解政策工具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提高政策制定的效率。第二,给出的五个定理的使用不需要直接借助微观调查数据,克服了部分研究中微观数据缺失以及几乎所有类似研究中都存在的极高收入群体样本缺失等微观调查数据自身的缺陷,使结论更加准确。第三,发现在收入分配领域存在几个关键的收入水平,这些关键收入水平的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理解政策工具影响收入分配的原因,为加强完善政策提供有益参考。第四,设计了一套Stata程序,帮助研究者与政策制定者快速得到在不同收入分布函数形式和不同收入分配差距水平下,处在不同分位数上的个体所对应的相对收入水平。
第一,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动中低收入老年群体增收减负。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尽快将没有养老金保障的老年人纳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相关研究表明,没有养老金保障的老年人获得其他替代性收入的能力会比较低,这会导致老年人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因此,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有利于推动中低收入群体中的老年人群体增收。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农村居民养老金待遇,适当缩小城镇和乡村居民之间的养老金差距。一般而言,领取城镇和乡村居民养老金的群体多为中低收入群体,提高这部分群体的养老金待遇,有利于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改善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
第二,完善增值税制度,适当调整生活必需品税率。增值税是中国现行第一大税种,其征收范围覆盖了绝大多数消费场景,对中低收入群体同样有深远影响。一方面,可优先考虑降低包括教育、医疗等服务项目在内的主要生活必需品的增值税税率,切实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由于中低收入群体会将更大比例的收入用在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支出上,因此降低生活必需品的增值税税率将更多地惠及中低收入群体。另一方面,因为农民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而农产品采购方可依采购价格与农产品增值税税率抵扣进项税额,因此可考虑通过提高农产品增值税税率提升农民群体的收入,同时降低食品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从而通过降低食品价格来惠及更多中低收入群体。
第三,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增加税收抵免优惠项目。一方面,可优先考虑将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逐步调整为专项附加抵免项目。若能将专项附加扣除改为(可退税的)税收抵免项目,则能通过负所得税(补贴)的形式惠及中低收入群体,切实减轻他们的支出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引入低收入家庭福利优惠(earned income tax credit,EITC)制度,进一步丰富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的政策工具。EITC政策是一种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就业促进政策,当受补贴群体收入较低时,补贴金额随其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递增;当受补贴群体收入较高时,补贴金额随其收入水平提升而递减至零。因此,EITC是典型的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的政策举措,不但可以改善收入分配差距,还能够激励低收入群体就业以促进经济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