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的年菜礼盒再度升级了,针对不一样的地区的菜系特色开发了金汤酸菜、激情椒麻、酸甜番茄、酸辣泡椒等六款口味鱼系列新产品。”
在元宵节到来之际,各地年货市场又一次迎来销售高峰。广东强竞农业集团总裁办副主任丁盛林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企业为了迎接今年的春节和元宵两大传统节日,早已开始精心筹备货源。“我们深入挖掘中国八大菜系的独特风味,希望能借此将品牌更深入地推向外地市场,进一步拓展销售网络。”
自去年广东“年鱼”搭乘春运专列一路北上、跃入长三角、京津冀市场,预制菜成功跻身“新广货”,成为进一步撬动节庆消费、赋能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力工具。与此同时,日益丰富的产品谱系、逐步扩大的生产规模等多方面的产业创新都意味着,产业亟需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型。因此,慢慢的变多企业正持续加码科技创新。
一方面,“年菜”逐渐从B端向C端市场延伸。因此,在口味还原度上面临花了钱的人“年菜”的更加高的要求。为解决这一关键,菜品烹饪进入了“精耕细作”的“实验室”模式,以此保留产品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越来越多自动化、智能化装备被搬入产线,年菜产销全链日益“挂靠”数字化,以提升标准化程度。
在此背景下,行业竞争逐渐衍生为一场“硬科技”比拼。预制菜企业在加大自主研发之余,也积极寻求装备生产商、专业科研院所等,呈现常态化的跨界合作景象。另外,行业也逐渐呼吁联盟性合作为多元力量搭台,助力突破行业存在的共性关键问题。
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为适应庞大的市场需求,提升生产效率、促进生产标准化等方面的发展是预制菜企业必然改变的要求。预制菜企业正推动从产到销实现数字化转型。
对于强竞农业这样的全产业链企业而言,转型起于养殖环节。丁盛林介绍,企业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投料机能轻松实现360度抛洒、均匀喂料,由此减少人工、提质增效;行业内首台自动分选机也是由强竞农业研发的,目前已在同行中广泛推广。
进入生产环节,强竞农业也与机械设备厂商合作,根据生产的基本工艺需求定向研发了切片机、开背机、隧道式烤鱼机等设备,效率和精确率达到99.9%。
此外,该企业还引入了WMS+MES系统形式,派单、生产、仓储全流程被置于“数据之眼”的监控之下,可实现自动分配生产任务、生产的全部过程可视化并自动纠偏。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系统上线后,公司接收订单反应速度得到了有效提升,生产效率提升了18%,全链条追溯时间也由之前的2h缩小到0.5h。
“水产食品订单个性化程度比较高,这大大牵制了发货速率。在系统上线前,我们的分拣装车效率只有3.3t/h。”丁盛林表示,WMS仓储管理系统应用后,企业装车效率提升了一倍多,达到8t/h,产品也能更快发货,加快速度送达客户手中。
无独有偶,在广州尚好菜食品有限公司,数字化的成效也已落地。公司CEO雷英回忆,过去食材定重需要人工拿秤称量并塑封,一分钟最多能装5盒。而在多斗秤上线后,员工仅需要设定好机器参数。之后的称量、分装工作都可以交给机器完成,每分钟的分装量提升到了40—50盒,且比人工误差率更低。
“类似于此,旋转包装机、自动装箱机械手等带来的不单单是效率提升。”他认为,“更重要的是,自动化设备降低了人的因素影响的风险,提升了标准化水平,并通过提升效率使成品更快进入冷库锁鲜,从而提升产品的风味口感。”
企业注重数字化的同时,政策层面的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据悉,2022年-2023年,尚好菜工厂共投入约2000万元用于设备升级、数字管理系统上线。其中,南沙农业农村局就为其提供了300万元左右的设备补贴。
随着慢慢的变多年菜进入C端市场,数字化的应用还在向营销环节覆盖。企业愈发青睐网络站点平台拓展销路,并广泛收集、分析消费数据,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
例如,尚好菜在去年推出“猪肚鸡煲”后,便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用户的反馈了解到,消费者认为该产品汤汁不够浓郁,且鸡翅尖、肋骨等部位在运送过程中极易扎破包装袋。对此,企业对产品做了针对性改良,将原料由整鸡调整为鸡腿肉,熬制汤底时也增加了肉骨使用量,从而提升了消费者体验感。
受此推动,尚好菜产品快速在多个电商渠道站稳了脚跟。在2021年开始零售业务后,仅1年之后,企业便在朴朴、美团等渠道全面铺开,零售年营收从1800万元大幅度的提高至约9800万元。其中,在美团优选平台,预制菜品类7日复购率为1.3%,而尚好菜的单品7日复购率能够达到近10%。
2023年,强竞农业推出的一款烤鱼将川渝风味和珠海特色水产进行了结合,甫一上市便大受欢迎。但这款产品背后,是长达20个月的“精耕细作”。
为还原地道的川渝风味,强竞农业首先联合重庆当地调味料公司进行了定制化配料研制。接下来研发部门、销售代表等试味团轮番驻厂定味,仅配方调整前后便历经17次,才实现还原重庆风味且无防腐剂和合成化工着色剂。
在解决调味料问题后,强竞农业又联合重庆高校研究加工方法。“我们对油炸、烘干、烤制等办法来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前两者会使产品持水性变差,并加剧脂肪氧化和蛋白质降解程度,影响口感。”丁盛林介绍。最终,企业经过检测结果的对比,选择了烤制法。
在装备制作时,企业也花费了一番心思。为了可以提高还原度,并实现低排放、低污染,企业派出团队与设备厂家服务人员一同模拟生产,对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火力分布、链道材质选取、CIP清洗方式等进行了大量的数据提取,最终制造出了火力稳定均匀、温度波动模拟炭火的隧道式烤炉……
这款烤鱼诞生,离不开预制菜企业、装备厂商、高校、调味料企业等多元力量的充分协作,大家从各自专业领域为年菜的“精耕细作”贡献了科技支撑。
在丁盛林看来,这种合作是必要的。她解释,尤其水产品加工行业中,原材料种类非常之多、形态不一,鱼鳞硬度差异大,对加工机械的要求极具个性化,“因此目前很多设备都是非标设备,需要预制菜企业结合工艺需求与机械厂商协作开发。”
在尚好菜,类似合作也慢慢变得频繁。雷英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特别是在2021年进入C端市场后,企业发现个人花了钱的人预制菜还原度要求更高,同时对配料表的健康程度也更为关注,这都倒逼着公司进行技术更新升级。
对此,尚好菜和华南农业大学开始了专项合作。例如,双方联合开发出快速除净血水的工艺,以及合成添加剂的替代品,使产品在提升健康程度的同时不影响风味口感。目前,合作还在向上游延伸,双方正在探索肉禽的无抗养殖问题。
年菜生产的“精耕细作”趋势呼唤联盟式合作的出现。事实上,早在2022年印发的《快速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水平发展十条措施》便提出,建设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预制菜相关企业、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及行业协会共建共研,加强共性基础研究,完善加工、仓储、冷链、物流等装备。
而装备制造恰好是广东省优势产业,这也为预制菜产业走向精细化提供了基础,而后者又反向带动了装备制造产业的成长。
此前,全国首届预制菜装备产业大会在珠海举办,“政产学研用金”多元要素齐聚,完成了一场产业交流的“双向奔赴”。以此为支点,更为活跃的产、研、销跨界互联正激发出强大的科创新动能。